市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美国基金规模停滞不前 新变革正在酝酿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6-07-18

        在历经了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之后,美国公募基金业陷入停滞。1965年以来,美国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保持着13%的高速增长,最近开始增长乏力。过去一年,举足轻重的业界巨头经历了一个极为不安定的时期,其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资本市场展现出的种种趋势值得投资管理人和投资者回味。
  晨星数据显示,美国基金市场整体停滞不前,虽然美股近期还在创出新高,但截至5月底的近12个月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仅为1.4%,规模15.7万亿美元。一些大公司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截至5月底,过去一年,基金巨头纷纷遭遇冲击,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Pimco),该公司一年中共流失资金460亿美元,剩余3010亿美元。此外,富兰克林邓普顿也有440亿美元流出,剩余387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
  与此同时,领航却逆势保持高速增长,过去一年,公司管理规模增加7.2%,达到3.1万亿美元。领航在传统共同基金以及ETF上奉行低成本策略,过去12个月内共获得2240亿美元的新增资产,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共同基金界的霸主地位——美国共同基金资产的1/5都由其管理。
  得益于ETF产品线,另一大巨头贝莱德资产规模也出现增长,2015年增加830亿美元,而新增资产几乎全部流入了ETF。贝莱德目前共计有1万亿美元的公募业务资产,居行业第四。资本集团(Captial Group)旗下的美利坚系列基金把持美国第二大公募业务,2015年共有56亿美元流入,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第三位的富达投资,却有145亿美元的资产流出。富达与资本集团两公司约分别把持了8%的市场份额。
  主动VS被动资产
  被动遥遥领先
  以资产管理方式来区分资产管理公司规模增减颇为恰当。Pimco与富兰克林都是主动管理公司,而领航和贝莱德则以低成本的指数基金闻名。晨星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美国投资者从主动管理产品中共撤资3080亿美元,同时将3750亿美元投入被动管理资产。
  但是如果观察资金流向背后的原因,就又回到了基金的本质——业绩。整体看,主动管理产品的业绩不理想,低于业绩标准。不过,投资者的偏好也成为另一关键,业绩优异的主动管理者也遭到了赎回。以理柏2016年基金家族收益前十排行来看,整体赎回达到5980万美元,而排名后十位的赎回更多,达到38亿美元。以全球最大的主动管理股票基金之一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富达反向基金为例,其基金经理Will Danoff过去25年来都以超过3%的收益打败基准,但在过去的12个月,该产品遭到了26亿美元的资金赎回。富达反向基金的管理费为0.7%,一些投资者或因此选择放弃,但实际上,主动管理基金的平均管理费是1.2%,虽然富达反向的管理费较低,投资者还是不买账。
  主动管理产品
  沦为“新的另类资产”?
  在许多情况下,发达市场最好的产品往往是低成本、宽基的股票或债券被动产品,但这也非意味着主动管理产品就穷途末路。比如,最近火热的智能贝塔(smart beta)就是新形式的主动管理产品。智能贝塔也是基于指数,但通过条件如波动率、市盈率或分红等来筛选股票并借此打败市场。领航的全球投资研究总监Joel Dickson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主动管理风险。
  尽管许多投资者的组合核心资产已经变成被动产品,但主动管理基金仍然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增长机会。在这种领域,一些小众公司往往表现出色,依赖某种专长发挥优势。如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美国一家新兴小公司 Cohen & Steers在过去12个月就获得了11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公司表示,对主动管理保有信心,公司仍将专注一些适合主动管理投资的资产领域。一家伦敦的小众主动管理公司Hambro投资经理甚至表示,主动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另类投资。
  低成本仍是制胜法宝
  在领航集团被动管理资产成功扩张的同时,有280亿美元资产同时流入了公司的主动管理基金,这一流入的资产规模也超过了其他主动管理资产公司,如第二名的主动管理公司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就只获得16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者并非是弃主动而选被动,实际情形不过是选择了低成本的产品。晨星的研究显示,过去15年,股票基金中的低成本产品获得了611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而其他基金则遭受资金的净流出。
  领航CEO William McNabb表示,在过去42年里,公司一直都相当重视产品的成本,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他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股票基金回报有15%,那时没有多少人关心产品成本。但现在,一个混合基金的回报仅有5%,那么1%的成本就相当于最终收益的20%。其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跟进这一做法。今年6月,富达将其被动管理产品的管理费用降到了0.1%,而通常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用在1%左右,这一费率远远低于领航的低成本底线。
  影响投资者的基金投资成本因素很多,如向共同基金支付的管理费有赖于如何以及通过哪家机构买入。由于一只基金产品往往采用不同类型的份额,这意味着不同份额的成本不同,收益也会有差异。目前,美国的基金公司会与不同的渠道分销商签订合同,如在网络平台嘉信理财和传统渠道如美林就会不同,而这种不同的渠道费用也会传导给投资者。对于一次性买入超过50万美元的机构,份额成本更低,而面向普通投资者的份额成本则高一些。举例来看,太平洋总回报基金面向一般投资者会收取按年计0.85%的管理费和3.75%的前端申购费;而机构投资者则只需要缴纳0.46%的管理费并且无须缴纳申购费。以过去10年的情况来看,收费更高的一般投资者的年化收益只有5.9%,而机构投资者的回报率则是6.4%。
  投顾角色变化影响行业发展
  基金份额收费的差异还有赖于投资顾问收取的费用。实际上,同一产品中一些收费较高的基金份额,往往就是给理财顾问的补偿。对于一些支付佣金的基金产品,很可能将理财顾问与投资者的利益置于冲突之中。
  不过,今年4月,美国劳工部颁布了一项条例,要求所有的理财顾问在替客户选择基金产品时尽到受托人的职责,即必须从投资者利益出发,而不是根据佣金高低来推荐产品,这意味着理财顾问需要首先考虑投资人的收益而非自己获得的佣金。在某种程度上,美国证监会可能会把这一要求扩展到所有的投资账户,即便不会,新的劳工部条例也会变成默认的投资要求。独立理财顾问人士Charles Goldman就表示,“目前有太多的成本是用以刺激投资者选择自家产品,而在新的劳工部条例下,这种费用将不复存在”。
  劳工部的尽职条例影响深远。贝莱德公司CEO Laurence Fink认为,这会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信心。因为新的条例会给予投资者更好的透明度、更多的确定性,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会进行更多投资,从而有利于整个基金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但也有人担心新的条例会有一些副作用,如一些对风险厌恶的理财顾问可能担心违反条例,而选择向投资者推荐指数型产品、智能贝塔以及近期业绩较好的产品。因为推荐近期业绩较好的产品不会被起诉,但产品的近期业绩和未来业绩之间不存在必然关联,这个条例会促使基金行业更进一步向被动产品以及追逐短期业绩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愿意选择向理财顾问支付依赖资产管理总额百分比的收费方式,这样,当理财顾问推荐的产品确实出现了增长,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提成。由于这会推动更多顾问选择以资产规模计费,而一些资产少于20万美元的家庭或个人则会被理财顾问忽视。
  技术崛起改造传统经营模式
  美国基金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是,资产管理领域的网络和软件技术的兴起。对于大众富裕阶层,共同基金、ETF以及其他资产管理产品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软件及网络分销平台,也就是现在火热的机器人投顾。目前,位于纽约的机器人投顾公司Betterment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9亿美元,位于硅谷的Wealthfront管理着35亿美元资产。
  晨星的全球资产解决方案总监 Scott Burns表示,目前的机器人投顾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在线银行。“在线银行并没有强大到将富国银行或大摩干掉,在线银行的发展使得顾客获得便利,也使传统银行做出变革并降低运营成本。实际受损的只有银行出纳员,他们的工作被替代了。”在现在的机器人投顾环境下,传统的理财顾问就是90年代的银行出纳,资产管理公司却可以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客户。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巨头开始布局机器人投顾,如领航、贝莱德和富达都开始提供相应的服务。
  领航的私人投资服务平台运作了一年,共计管理410亿美资产,服务采用了网路技术和电话呼叫中心相结合的模式来向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嘉信理财则在其智能组合机器人投资平台上吸引了70亿美元的资产;贝莱德则采取收购FutureAdvisor的模式来扩张这块业务。
  过去数年间,富达大力发展平台业务模式,尽管不完全等同于机器人投顾,但却开辟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目前,富达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万亿美元,还有3万亿美元资产为其他公司在富达所属的账户下,如富达的401k或者券商账户。在这些账户上,投资者除了可以购买富达的产品,还可以免佣金购买贝莱德的iSharesETF等其他公司产品。富达表示,这种所谓的注册在富达旗下的资产在过去20年内增长迅速。富达超越了所谓的销售非自家产品不赚钱的门槛,将重心放在这个产品是否符合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的方向上,从一个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向一个金融服务类公司转型。
  展望未来
  10年的基金业
  无论是监管政策、技术发展以及投资人行为模式,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资产管理行业构成巨大影响。从美国基金行业的发展来看,几乎每10年都会有一个新的结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货币基金崛起;80年代到90年代,指数基金开始迅猛发展;而最近10年,则是ETF以及目标日期基金的快速发展。站在当前时点展望未来10年,又会有什么大的变革呢?
  结合近一年来的种种趋势,低成本、高回报、技术驱动以及构建投资宏观图景将会是未来基金公司成功的要素。可以预见,技术革新仍将是基金行业变革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在大数据的驱动下,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挖掘其中的潜力,想象一下,如果基金公司能够像谷歌、亚马逊一样真正掌握投资者的投资动向和需求,他们会利用其投资能力开发出真正不同的产品,发展真正的个人客户定制方案,不仅包括基金投资,还将涵盖保险、金融规划、税收减免等。
  另一方面,被动产品的流行为这种变革提供了可行性。由于存在丰富的ETF、智能贝塔以及各类指数上市基金产品,足以满足构建技术驱动的投资方案。
  如果基金公司能够了解投资人的按揭方案、信用卡欠款、医疗账单等信息,就可以真正拿出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而现在获取这些信息越来越容易,就像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介入改变了中国货币基金的发展一样,技术革新或会在未来真正改造传统基金行业。
--------------------------------------------------
        来源:中国基金报